当地时间11月3日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番讲话,把伊美关系的“核心矛盾”直接摊开在了国际舆论场——面对美国抛出的“合作诉求”,他给出了三个没有商量余地的“前提”。

“我们和美国的差异是刻在骨子里的。”哈梅内伊在讲话中明确,若美国真想推进合作,必须先做到三件事:彻底切断对“可憎的以色列政权的支持”、撤回在中东地区的所有军事基地、停止干涉伊朗内政。这三条“红线”,几乎把伊美关系中最敏感的“雷区”全圈了进去。

对熟悉伊美博弈的人来说,这三个条件不算意外——多年来,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、在中东的军事存在,以及对伊朗内政的频繁干涉,一直是伊美关系的“死结”。有中东问题观察者解读:“这不是伊朗在‘漫天要价’,而是在亮明‘信任底线’——如果美国连这些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,合作根本无从谈起。”

也有西方分析人士认为“条件过于苛刻”:“切断对以支持等于美国放弃中东战略支点,撤军事基地意味着美国退出地区影响力竞争,这对美国来说几乎是‘不可接受的让步’。”但在伊朗民众看来,这是“必须守住的尊严”——社交媒体上,有伊朗网友留言:“美国之前制裁我们、孤立我们,现在想谈合作?得先把欠我们的‘账’还了。”

哈梅内伊的讲话没有绕任何弯子,更没给“讨价还价”留空间。对伊美关系而言,这或许是一次“摊牌”:要么美国迈出关键一步,要么继续维持“对抗大于合作”的现状。而对国际社会来说,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——伊美之间的合作,从来不是“坐下来谈”那么简单,得先解决“信任赤字”这个根本问题。

至于这三条“红线”能不能成为美伊对话的“敲门砖”,恐怕还要看美国接下来的行动——毕竟,纸上的条件易写,落实到现实中的“诚意”,才是最考验两国智慧的地方。

哈梅内伊向美开出三大条件